:::

亮點主題

智慧生活

近年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社會處於萬物聯網、網宇世界的時代;隨著智慧科技、GAI、機器人日漸成熟,周遭將充滿各式各樣之智慧裝置與服務

機器人

機器人產業涵蓋了多個領域,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軍事機器人和消費性機器人等。

淨零排放

碳管理
能源與儲能
低碳製造
再生能源

無人機

無人機從空拍、巡檢到災害應變應用日益廣泛,結合自主導航、感測回饋與通訊整合技術,成為具任務能力的智慧空中夥伴。

2023 TIE亮點技術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自2018年轉型,致力於發揮台灣的研發實力和地理優勢,成為新南向及歐美日等國家之間的技術橋樑,推動台灣成為「國際研發交易樞紐平台」(IP HUB)。博覽會展示台灣在半導體、綠能、資安、AI等領域的尖端技術,突顯其國際研發領導地位。

國際大展 AI 技術趨勢

匯集 2025 CES 與 2024 TIE 等國際展會的 AI 技術趨勢、產業解析與專家觀點,幫助企業快速掌握市場動態、技術發展與競爭格局。透過關鍵報導與精采花絮,深入了解AI、智慧製造、精準健康等核心議題,助您在 AI 變革中搶占先機,拓展商業價值。

精選技術機構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雲科大,是臺灣的一所科技大學。 學校成立於1991年,前身為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後於1997年改制為科技大學。 雲科大以工科和應用科學聞名,在臺灣的科技教育中佔有一席之地。

臺北醫學大學

臺北醫學大學,簡稱臺北醫大、北醫大、北醫,是一所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的私立醫學大學。北醫大前身是1960年胡水旺、徐千田創辦的「臺北醫學院」,2000年獲准升格大學,現為優久大學聯盟、臺北聯合大學系統之成員學校。

台北醫學大學目前一共經營六間醫院,分別為自營的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北癌症中心、臺北神經醫學中心,與受託經營的萬芳醫院、雙和醫院及新國民醫院。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本院主要業務分述如次:

(一)國防科技及主要武器裝備之研究發展、生產製造及銷售
(二)軍民通用科技之研究發展、生產製造及銷售
(三)國內外科技之合作、資訊交流及推廣:

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

是中華民國關於原子能科技研發的行政法人機構,位於桃園市,前身為「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專門負責該國核安與核後端應用、民生輻射應用及新能源與系統整合技術應用等三大領域的研發,研究領域包括太陽能、風力發電、智慧電網、電網韌性、燃料電池、液流電池、沼氣發電、節能膜、生質精煉技術等方面。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工業技術研究院是國際級的應用研究機構,擁有六千五百位尖兵,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為任務。自1973年成立以來,率先投入積體電路的研發,並孕育新興科技產業;累積超過三萬件專利,並新創及育成,包括台積電、聯電、台灣光罩、晶元光電、盟立自動化、台生材等上市櫃公司,帶動一波波產業發展。

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
當數位科技改變產業結構與生活型態,人口結構影響生產力與高齡照護的需求,氣候變遷帶來2050淨零排放的機會與挑戰,以及產業與社會韌性成為未來國家與經濟發展等關鍵趨勢,工研院以整合跨域解方,加速產業前進動能,擘畫「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的研發方向,並發展「智慧化致能技術」以促成應用領域。用科技創新翻轉生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展解決方案、創建嶄新市場,以謀求人類社會福祉,引領產業社會邁向美好未來。

創智智權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創智智權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為工研院衍生成立的新創事業,是工研院創新公司(ITIC)的100%子公司。 公司成立宗旨是為國內產學研提供完整的智財服務鏈,協助專利布局及成果產業化,促進產業發展並提升國際競爭力。 666

媒合活動成果

媒合典範專區 1

與外部廠商技術合作,引進最先進的新技術與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和拓展市場合作

Z公司 × R科技 —— 機器狗導入工廠巡檢,開創智慧運維新局

Z公司與R科技合作導入機器狗於工廠中進行智慧巡檢,解決傳統人工巡檢在人力成本高與危險環境風險大的問題。R科技提供之四足機器狗搭載熱感應、氣體偵測、聲學監測與影像辨識模組,能自主完成設備巡檢與環境監控,並即時回傳數據至中央系統。導入六個月內,Z公司人工巡檢頻率下降65%,巡檢涵蓋率提升至98%,工安事件數減少78%,有效提升營運效率與安全性。此案例顯示機器狗具備高度彈性與擴充性,適用於高風險或重複性高的場域。雙方後續亦規劃拓展應用至倉儲盤點與AI異常分析,期望建立完整的智慧工廠感測生態系。該應用為製造業導入自主機器人進行數位轉型與智慧運維提供具體示範,具高度擴散與複製潛力。

測試-典範專區

dfbadfbda
bdzfbdfb
dsfbadfb

找技術 36000+

找服務 30家業者+

趨勢洞察

飛向太空

太空旅行時代已經不遠了

準備好迎接Everything AI了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工智慧(AI)已經無所不在,從日常的健康管理到未來的智慧生活,AI正在無聲無息地改變我們的每一步。從智能家居到自駕車,從醫療診斷到教育發展,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層面,AI的觸角已經深入

工研院「CES 2025重點趨勢研討會」重磅解析九大趨勢:AI滲透一切,未來已來

工研院舉辦「CES 2025重點趨勢研討會」,由林昭憲所長領軍,解析AI、智慧顯示、感測技術、數位醫療、創新文化、先進材料、智慧車輛、無人機、機器人及量子科技等九大趨勢,強調AI全面滲透,展現人本永續

心電感應技術

心電感應不再是故事裡的超能力,而是可以實際應用的科技了

【國際指標廠商報告】電動車應用領域

電動車融合電池、馬達與智慧控制技術,推動交通運具邁向低碳化與智慧化,成為能源轉型與永續交通的關鍵解方。

善用軟硬整合 AI落地百工百業

AI技術正以驚人速度推動全球產業變革,從生成式AI到人形機器人,無處不在的應用正重塑產業格局。「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深入探討AI三大關鍵:資料、算力與演算法。

衛星與5G通用軟體調適基地台技術

5G O-RAN市場成型後,不僅助力擅長代工製造的臺灣通訊產業發展白牌化設備,「開放靈活的生態系及傳輸介面,也促使行動通訊網路逐步從硬體走向軟體定義,這將是臺灣打入國際通訊產業鏈的好時機。」

影音最前線

策略聯盟

友好連結